close

2009 的第一天,醒來覺得有點昏沉。吃過早餐後,看了一下窗外灰噗噗的天色,對照身後那乾淨的白床單、澎鬆柔軟的白色羽絨被和枕頭,我選擇讓自己埋在雪白的世界裡,隨即又陷入深層的睡眠。完全的漠視掉了「一日之計在於晨」這句古訓。

下午再次醒來,卻伴隨頭痛、喉嚨痛以及整個塞住無法呼吸的鼻子。灌了好多熱水之後,我才準備出門去。今天一出飯店,我直接左轉往西來到昨天停駐的順承門,越過它繼續往前走。從金龍路接到新復路,我來到一處日式房舍風格的眷村,兩旁是澎湖常見、用來扺擋強烈東北季風的咕咾石牆,然屋況多半破敗,或緊閉或碎裂的玻璃窗,在在透露出此村似乎已無人居住。我在眷村裡漫走,偶見一、二位路人穿梭,以及一行也是來探險的年輕人,交錯走遠之後,還可聽見他們從隔壁巷弄傳來陣陣嬉笑及驚呼的聲音。

PICT3683-2.JPG 

PICT3686-1.JPG 

走著走著,突然我發現自己來到一處掛著「潘安邦舊居」牌子的小紅木門外。探了探,我從敞開的門走進小徑,幾步之後來到寬闊面海的潘安邦舊居。遺留的房子骨架及頹圮的磚牆,就是這裡孕育出創作「外婆的澎湖灣」的潘安邦啊!現已改為地景裝置藝術空間,半圓形的階梯上矗立著外婆及小時候的潘安邦的雕像,而「外婆的澎湖灣」亦悠悠飄揚在此。

PICT3689-1.JPG 

隔幾條巷,又發現張雨生紀念館,原來張雨生出生於澎湖呵!不過此紀念館正在興建當中,所以無從參觀。澎湖,出了好些名人呢。

PICT3694-1.JPG 

不知怎麼走出這個眷村的,我繼續走,來到一處上坡處。繼續走吧,為什麼不?雖然天氣很冷,雖然東北季風很強,雖然路上沒什麼人踨。短短的上坡路後,我發現自己來到一處空曠的水泥地廣場,左手邊是一堵高大的右灰牆,帶刀片的鐵絲線圈沿著牆頂蔓延,該是軍營吧?右手邊是另一個眷村的大門入口,門邊石牌上提著磨損的「莒光新村」四字。

懷著強烈的好奇心,我走進村裡,想看看這裡的村子長什麼樣子、居民怎麼生活…這村裡怎麼一整個灰濛濛的,除了幾道木門兀自表述紅色、綠色、藍色外,其它舉目所見,都是灰色的。灰色的咕咾石牆、灰色的玄武岩牆、灰色的屋瓦、灰色的水泥路、灰色的天。我浸入了一片灰的世界。

PICT3692-2.JPG 

這個眷村跟方才的不一樣,看的出來是經過規劃的,以大門入口為主貫穿到底的主要「大路」,然後左右各自沿伸出每邊約五、六戶人家,共約有四、五列,形成一整齊的矩陣。但是,有什麼地方怪怪的。太安靜了。

 

沒有人。

 

我隨意的走著但像走不到盡頭的小巷子,兩旁的門破瓦缺傳送著扺擋不住的強勁季風。是怎樣曾經的繁榮,而今變成荒涼的景象?風鈴聲兀自叮叮噹噹一勁兒的響著。

我慌了,再也鼓不起勇氣繼續走下去,轉身快步走出這個眷村。

循著原路步下兩個無人的眷村,我回到中央老街上,雖然一樣門窗緊閉,但起碼有人氣的溫暖呀。風吹太多了,我感到很寒,想去吃碗熱呼呼的湯烏龍麵。經過老街上一個民宿,看見外面青蛙頭造形的信箱,覺得很有趣。

 PICT3704-1.JPG 

 

延沿閱讀】

自眷村回來後,我問過幾位當地居民,知道我走過的為「篤行十村」與「莒光新村」。篤行十村於日據時代興建,原為日本馬公重砲兵大隊的官舍,後沿用為國軍眷舍,為全台灣最古的眷村。

民國四十七年國防部擴建眷村,於篤行十村旁再興建「莒光新村」共近百戶的軍方宿舍,變成全澎湖最大及最多戶數的眷村社區。當地居民亦稱此處為「金龍頭」。

因為舊眷村的破敗及不敷使用,自2005 底,此處的居民陸續遷往新建的龍行新村,因此造成人去樓空的局面,幸虧有一群熱愛澎湖文化的朋友極力保存此眷村文化,免於被拆的命運。但目前莒光新村仍未被當地政府妥善的維護及保存,實屬可惜。

 

【連結】

竹籬芭的寒冬~ 殘缺的眷村文化資產! 失落的莒光新村!!

廢墟,莒光新村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6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