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不可能和沒辦法是好朋友,常常形影不離。有時候旁邊還跟了一個小嘍嘍「不行」。奇怪的是,只要他們一起出現的場合,總會引起別人的不愉快,甚至引發激烈的爭吵。一段時間下來,只要一看到他們又出現了,旁人開始避之唯恐不及。久而久之,他們愈來愈沒有朋友,於是他們只能相依相存,變成孤單老人。

泡泡.jpg  

 有沒有發現這樣的情況:小時候當你興沖沖想跟媽媽講今天學校裡發生什麼好玩的事,結果媽媽正在忙,於是大手一揮叫你不要吵到旁邊玩去,你感覺像被澆了一盆冷水般的委屈,嘟著小嘴眼眶還噙著淚。你肚子餓想自己開櫥櫃找餅乾來吃,搬了個小板凳才站上去,馬上被大聲制止「不可以!」加上一頓怒目,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事,心裡的驚嚇不在話下。長大些有了自己的夢想,全力以赴去爭取它,結果不盡如人意,而家裡的長輩沒有安慰就算了,換來的是一句「考試沒通過那還不趕快回家?留在外面丟人現眼!」 

於是,心裡的話愈來愈不跟應當是最親密的父母說,因為過往的經驗讓你知道,說了也沒什麼好話,徒惹自己不開心。於是,愈長大,與父母愈疏遠。成人後,進入社會,我們學會了自我保護,所以只要遇到有人用負面的情緒對待甚至批評自己,或甚因為講話時老愛打斷自己,用否定的語句批評或質疑,用負面的回饋或一概否定的方式對待自己的發言,我們就會自動的遠離這類人,或者盡量不與他們交談,因為他們的態度讓人不愉悅,而沒有人喜歡跟讓自己不愉悅的人在一起。 

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著有一篇文章「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」,在這裡與大家分享:

 

朋友非常孝順,父親過世後,辭去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台陪伴母親。但是不到半年,她就來找我,請我想辦法找出為什麼她與母親不合,她說每次母親一開口說話,她心中就好像火山要爆發,她知道母親寂寞,希望她多陪陪她,她自己也希望能孝順,畢竟這是她回國的目的,但是不知怎的,三句話沒說完,她就發火,如果要避免對母親頂撞,她就必須講完她要說的話立刻走開。

我們都是念科學的,不相信犯沖、相剋等迷信說法,但是檢討了半天,都找不出為什麼「母慈女孝」但就是合不來。直到有一天她送來一卷錄音帶,是星期日在家中與母親說話的錄音,請我分析。分析完畢,我知道為什麼了。

在這捲錄音帶中,母親的話占五分之四,我的朋友只說了五分之一,而且句子都很簡短,只回答必要的話。母親的句子中絕大部分是否定句,例如「不要穿這件衣服」、「不要塗深色口紅」、「不要擦地板了,先去買菜」、「不要買這種樣子的小黃瓜,這種胖肚子的,裡面全是子」、「不要放那麼多洗衣粉」、「不要用這種醬油,有色素」、「不要看這個連續劇」,到了晚上,她母親要她換一件厚一點的睡衣時,我的朋友就爆發了。

人天生有保護自己的本能,當一個人總是批評你時,你的大腦很快就形成一個防衛機制,只要一看見這個人,全身細胞就緊張起來,進入備戰狀態,這個人講的每句話都會先從負面去解釋,先篩選可能的敵意,再處理語意。

當你想做一件事而有人攔阻你時,第一次你會勉強順從,第二次你便不想讓他知道,因為你不喜歡被駁回的感覺,久了以後,便什麼事都不讓母親知道了。但是越是不想讓母親知道,母親越是拐彎抹角地想打聽出來,這時女兒便覺得隱私權被侵犯,於是母女關係就惡化下去了。

看到平日不以為意的說話方式導致這樣的結果,心中真是震驚,我們常常對越是親密的人講話越不小心,忽略了對方需要被尊重。孩子大了,有自己的主見,父母要學會尊重他的選擇,說話時要避免用「不要」這個字作為句子的開頭,不要讓孩子覺得「我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」。

孩子小的時候,這種感覺會造成自信心的低落,如果孩子已經去外面闖了個天下,建立了自信心,這種說話方式會使孩子迴避你,雖然孩子也知道父母是好意,但是心理學上的研究已經讓我們知道理智和感情是分家的,是不同的神經迴路在處理的,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的去做。

當奉養父母變成不得不做的義務時,雙方都會很痛苦。天下沒有什麼事比親子關係不和更令人傷心的了。

親子、夫妻、朋友、同事……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啊!

 

 

心理學大師馬思洛認為:
『受人尊重』與『生理』、『安全感』、『 愛與被愛』、『自我實現』等,是人的五種『基本需求』。每個人都需要從他人的語言認同、肯定、讚美中,來增加『自我價值』與『自我尊嚴』。如果常在言談中『否定對方』,則會令對方難堪、生氣,甚至產生言語和肢體上的衝突。

 

所以,你要不要試著擺脫掉不可能、沒辦法?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6KS 的頭像
    LA6KS

    明天,貓都不變心

    LA6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